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增高 钱超峰 朱茜)“把我们30亩地还给我们,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个流转合同,我们是不会承认这个合同的!”“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就是当时阿某与我签订的流转合同,你们可以核实!”3月初,阿某的妻子努某和邻村的梁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人民法院派出法庭——察汗乌苏人民法庭门前争论着。“你们都听我讲,我有个更好的法子……”昭苏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王洪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时耐心地说。
这是王洪兵调解一起土地纠纷案的一幕。
2007年初,阿某把家庭联产承包的30亩耕地以每亩每年120元价格转包给邻村的梁某,后期又两次续签了此30亩耕地的转包合同,把转包期限延长至2028年11月,在此期间,30亩耕地一直由梁某种植经营。2023年10月阿某因病去世后,阿某的妻子努某要求梁某归还该30亩耕地,梁某拿出阿某与自己签订的流转合同,努某却认为此流转合同是梁某伪造的。村委会、乡司法所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多次调解未果。2024年3月4日,王洪兵组织双方再次进行调解。
在调处过程中,王洪兵耐心安抚努某的情绪后,认真分析核实,发现阿某与梁某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上面,阿某的签字是用汉字书写的,合同上盖有村委会的签章,但现在阿某已离世,无法考证阿某签字的真伪。为保证矛盾调处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王洪兵另辟蹊径,不再探究流转合同的真伪,而是从目前家庭经济处境困难出发,尝试着让梁某增加一些转包费,继续种植经营30亩耕地至2028年11月。通过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梁某在原来转包合同的基础上每亩每年再增加200元的转包费,由此双方争执已久的纠纷被顺利调处化解。
昭苏部分乡镇牧民大多从事养殖业,家庭联产承包地往往都是转包给其他人种植,而且转包期限大多在10年以上,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时转包时约定的价格很低,现在承包地的主人要求把转包合同撤销或增加承包地的流转费,此类型案件占法庭收案数的三分之一,已引起基层组织的高度重视。
2023年以来,昭苏县法学会积极探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新路径,将各行业各领域精英纳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加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乡党委政府、乡司法所的协调、联动,采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一系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纠纷,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推动多元解纷工作走深走实。
王洪兵说:“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推行,让我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法官,更是一名法律服务者,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首席’作用,针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案件多提意见、多制方案、参与化解,切实将问题纠纷排查在事发前,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们将始终聚焦‘四个重大’工作任务,健全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机制,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工作机制,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当地党委政府最关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法律问题和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推动优质法治资源向最基层倾斜,让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矛盾纠纷调处服务。”昭苏县法院党组书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杨斌说。来源:民主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