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工作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十年,云南自然资源按照“底线思维、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原则,构建“四级三类四体系一平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基本形成云南“五区四带、三屏两带六廊多点、一圈一群两翼一带”的总体空间格局。
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169.89万亩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查高中建介绍,云南全面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效补充重大项目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13万亩;健全跨州市补充耕地省级调剂制度,异地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3.06万亩、水田规模指标3.64万亩;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管控要求,全省361个重大建设项目占用的22.7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补划到位;实施“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25个边境县(市)新增耕地23.31万亩,解决了边境20多万各族群众“口粮田”问题;完成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21.80万亩,新增耕地2.40万亩;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69.89万亩,每亿元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从“十二五”末的1173亩下降到810亩。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介绍,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解决了计划指标问题。云南充分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将各地处置存量土地的核算计划指标用来保障新增建设项目用地。2018—2021年,全省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88.05万亩和闲置土地20.04万亩,连续4年排名全国前列,并获国务院大督查奖励用地计划指标9000亩。从今年开始,云南再强化实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完成4.92万亩
占损土地修复治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最重要的优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乔贵介绍,2017年,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统筹各自然生态要素,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扭转了抚仙湖生态系统退化趋势,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并被誉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活样板”。
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建立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储备制度,昆明市、红河州、大理州、昭通市各选报1个项目入库。其中,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将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提供典型案例。
这十年,云南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成效明显:实施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实施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东南缘、赤水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滇东南石漠化生态脆弱区及高黎贡山重点生态区等6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4.92万亩占损土地的修复治理。其中,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云南段)项目,对涉及7个州市22个县(市)区的380座历史遗留矿山2.35万亩占损土地进行修复治理,有效提升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利用价值,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
已有132个小区
做到“交房即交证”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卫国介绍,不动产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财产,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是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云南全面清理不动产“登记难”“办证难”的“问题小区”,建立“问题小区”“问题楼盘”项目清单,一盘一策“开方抓药”,分类施策化解“疑难杂症”,确保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销号清零”。
云南建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不动产权证电子证照平台,实现从申请人申请登记到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全过程的监管,规范登记办理流程,让购房民众买得放心、住得安心。目前,云南共排查出问题项目小区3780个,涉及住户143.93万户,已化解问题小区3675个,化解率达到97.2%,累计解决139.79万户民众“办证难”的问题,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总结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又联合在全省全面推广“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改革,让民众在接房时即可获得不动产权证,企业在接地时即可获得不动产权证,实现疏堵结合、严控新增。截至目前,云南已有15个州市54个县(市)区132个具备条件的小区做到“交房即交证”,发放权证9.75万本;14个州市21个县(市)区的78个地块做到“交地即交证”,发放权证86本。来源: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