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律师网—北京土地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标签:土地律师  北京土地律师
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涉及瓯江飞云江香鱼
发布日期:2021-10-20点击率:652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推进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标杆。

  《通知》明确了实施范围:包括 钱塘江(含曹娥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集水区域近岸海域所涉浙江所有县级行政区域,重点聚焦八大水系干流和河口海湾。

  浙江计划到2025年, 通过综合施策,绘就“百鱼竞游、千里绿岸、万顷碧水、人水和谐”的水美江南。

  ?到2025年,水环境质量更优,八大水系干流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其中钱塘江干流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千岛湖出境断面保持Ⅰ类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5年均值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并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水生态环境更美,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1000公里,岸坡生态化改造2000公里,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以上;

  ?水生态系统更稳定,实现钱塘江松江鲈鱼等5种以上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和土著鱼类资源修复。

  为达成目标,浙江将实施五大任务:

  严格生态空间管控

  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控

  对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到2025年全省基本水面率保持在5.66%以上。加强水系源头重要生态空间管控,推进大花园核心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确保出境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

  强化海洋生态空间管控

  划分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加强海洋生态空间保护和其他空间生态修复;加强对用海活动的管理,除国家批准的重大战略项目用海外,禁止新增围填海项目。

  优化产业绿色布局

  严格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推进杭州湾污染防治攻坚

  积极探索退养还滩、退围还湿,逐步改善杭州湾生境;努力增加杭州湾本地水生生物量。以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为依托,推进长江口杭州湾区域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

  深化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四源齐控”。到2025年,全面完成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内河运输船舶水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加快岸电推广使用。二级以上渔港建成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接收设施。

  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推进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提质增效、红树林保护修复。到2025年,完成10处以上湿地公园提质增效,新植与修复红树林6000亩,湿地保有量不下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3万亩。严控影响滩涂生态的光伏电站开发。

  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

  开展硬质护岸生态化改造和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到2025年完成岸坡生态化改造2000公里、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1000公里。全面完成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千岛湖临湖生态屏障构建工程,加快实施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到2025年新增省级美丽河湖500条(个)。

  加强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

  深入推进生态海岸带建设,到2025年完成海岸线修复74公里。开展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到2025年建设美丽生态廊道150万亩。实施“一湾一策”治理,到2025年建成美丽海湾10个。

  加强山林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5%,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

  开展八大水系水体含沙量监测分析,强化水土流失防治。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93.2%以上。加快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到2025年完成废弃矿山修复不少于500个。

  建立健全生态用水保障机制

  加强水利水电、航运枢纽等涉水工程生态用水调度管理,制定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到2025年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控率达到80%。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

  2021年起,通过一个周年完成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建立资产台账和数据库。对浮游植物等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开展调查研究。评估分析珍稀濒危物种受威胁状况和增殖放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制定珍稀濒危水生物种名录。

  开展外来水生物种调查,制定外来水生物种名录。持续开展杭州湾、漩门湾、乐清湾等沿海区域的水鸟同步调查。

  加强保护地建设

  因地制宜在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等关键生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或其他保护地,谋划浙东海洋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到2025年,海洋自然保护地占管辖海域面积比例不低于10%。通过构建人工鱼礁等方式加强渔业生境修复,到2025年投放人工鱼礁20万空方。

  实施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拯救保护

  综合采取繁殖保护、亲本放归和幼鱼放流等方式,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专项保护,实现钱塘江松江鲈鱼和瓯江、飞云江香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八大水系土著鱼类资源修复。开展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加强外来新物种“入口”管理。

  严格实施禁渔休渔制度

  建立健全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禁渔休渔制度。严格鳗苗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苗种的捕捞许可管理。严格执行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双控”制度;到2025年,压减海洋渔船数量3000艘、功率30万千瓦。

  科学开展增殖放流

  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土著物种苗种的人工繁育纳入科技专项。优化增殖放流方式,提高八大水系土著物种的放流比例。

  实施千岛湖鱼类种群优化工程,科学调控鲢鳙鱼养殖比例和规模。到2025年,设立土著鱼类种苗公司等5-8家,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增殖放流苗种分别达到20亿、80亿单位以上。

  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

  数字赋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整合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等多元数据,构建生物多样性信息监管平台。制定河湖健康和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近岸海域“蓝海”指数,开展定期调查评价。建设海洋生态修复数字化平台,强化海洋生态修复全过程监管。

  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加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严格落实特别保护期禁止捕捞作业等规定。推动制定水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研究修订不符合规格标准的渔具名录。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