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好多建筑垃圾堆在这里,灰尘大,环境差,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记者近日来到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乌烈村,在石狗坡地放羊的村民羊松超这样说。
羊松超提到的这块地原本是农用地,前几年租给一家公司建板房,堆放了建筑垃圾和砂石,附近村民意见很大。今年4月18日,昌江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陈肇琴带队再次来到乌烈村石狗坡地,欣慰地看到这片曾被非法占用的农用地已复绿待耕。“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群众看得见效益、摸得着实惠的民生工程。”陈肇琴说,“我院加大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保护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力促进了农用地保护利用。”
走访发现农用地被占
2023年12月,昌江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发现,乌烈村石狗坡地一处25亩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板房,堆放大量建筑垃圾和砂石,可能存在非法占用农用地情况。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多次实地走访、拍照取证,利用无人机航拍,确认该地块在2018年至2019年间属于农用地。同时,办案人员还走访属地政府与相关行政机关,了解该地块的基本情况及租赁经过。
原来,海南某建筑废料回收处置公司于2019年5月租赁该25亩土地作为乌烈镇垃圾处理站建筑垃圾堆放临时用地。在临时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该公司于2021年8月20日再次取得该地块的临时使用权,使用期为一年。“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确认该地块规划用地为一般耕地。涉案公司临时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逾期不归还土地,又不办理续用手续,也未按其提交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进行复垦。”陈肇琴介绍。
检察建议叫停违法行为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2024年5月22日,昌江县检察院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昌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及乌烈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对海南某建筑废料回收处置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拆除该公司在农用地上的违法建筑和设施,尽快恢复土地原状,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分别于2024年8月、11月两次复函说明整改情况。经查,海南某建筑废料回收处置公司的临时用地使用权于2022年8月19日已到期,依据相关法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土地复垦,在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一年内未完成复垦或者未恢复种植条件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已向涉案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经昌江县检察院督促,相关单位加快整改进度。今年4月初,25亩农用地上的板房全部被拆除,堆放的建筑垃圾、砂石已全部清理完毕。耕地上长出绿油油的青草,可以重新开垦了。
助推土地资源保护利用
“村干部已经给我们普法了,我们现在都知道保护农用地的重要性。”检察官在乌烈镇乌烈村回访时,很多村民都这样说。
近年来,昌江县检察院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联合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对辖区各乡镇农用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发现部分乡镇存在农用地闲置、荒芜或耕地违规种植苗木等情况,耕地抛荒、“非粮化”问题时有发生。“农用地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同向发力。”陈肇琴介绍,检察机关在督促整治违法占用耕地、林地工作中,通过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形成农用地保护合力。
据统计,2023年以来,昌江县检察院办理涉耕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2件,涉林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7件。“通过办理涉农用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我们推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擦亮了美丽乡村的幸福底色。”陈肇琴说。
(本报记者杨帆)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