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律师网—北京土地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标签:土地律师  北京土地律师
探访合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 “寸土生寸金”
发布日期:2024-06-25点击率:142

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进行更高水平的利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源头管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近日,在2024年全国土地日前夕,记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探访自然资源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典型案例,看当地如何统筹土地开发和保护,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在合肥市西郊的中安创谷科技园,一片写字楼围湖而建,分布错落有致。记者一行边走边看,入园体验合肥市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打造的产业创新升级示范项目——中安创谷项目。“该项目总占地

150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按照有关部门规划,园区落实‘园区-单元-项目’约束性要求,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并实现全球路演中心、运动中心、美食中心、托幼中心、党群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的混合利用,以及地下空间的复合利用。”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介绍,该项目的用地效率较高,也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目前,亩均投资强度超过1000万元,去年实现亩均产值7141万元、亩均税收208

万元。

图为位于安徽合肥市的中安创谷科技园区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黄秋霞 摄

从优美的自然生态到完善的配套设施,园区为科技企业打造了理想的创业环境。记者来到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展示区看到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运动耳机、助听器等多款可穿戴终端。作为园区招引和培育的

761家科技型企业之一,华米科技与同行优秀人才充分交流、共进,研发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技术,2021到2023年入驻三年即累计实现营收约130亿元,成为园区土地、产业、创新、人才、技术等要素高效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图为在中安创谷科技园,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多款智能可穿戴产品。黄秋霞 摄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城乡建设用地使用较为粗放的情况,低效用地亟待提质增效。为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合肥市组织开展片区策划,改变过往“成熟一块,出让一块”的单地块开发模式,实施统一规划、片区收储、整体供应,推动低效用地系统、综合开发,打造了包河区合柴园片区改造项目。

记者来到合肥市的合柴园片区,扑面而来的是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人文气息:抽象风格的艺术雕塑、旧厂房改造的当代美术馆、复古的服饰造型、充满年代感的老家电……这些元素让这里成为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标。

之前,该片区还是原合肥柴油机厂区和一部分城中村(含棚户区)。合肥市通过城市空间体检,发现该片区布局散乱、功能不合理、权属碎片化、用地粗放,具体体现为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退不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跟不上,整体空间的利用效率低下。“有关改造工作按照规划统筹、收储支撑、产业导入、完善配套的思路推进。”该项目运营公司——滨湖集团总经理李锐锋告诉记者,该片区被定位为科技文化创意综合片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模式,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分批次启动片区整体收储,统筹保障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等资金投入,并合理安排开发时序;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补齐片区功能短板。

据介绍,目前,该片区出让土地834亩,出让收入约38亿元。合柴文创园建成区已解决2000余人就业,去年的营收达到3.5亿元。“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让‘寸土生寸金’,也提升了城市品质和活力。”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合肥市还推广该片区的改造经验,重点推进

13 个片区连片收储、综合开发,去年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1.04 万亩,104 个城中村约 3.4 万亩用地纳入改造单元。

在合肥市长丰县的比亚迪合肥基地,一台台数字化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一辆辆满载物料的货车来回穿梭,企业自建的高架轻轨高速运输……到处都是忙碌生产的场景。为保障该项目用地,长丰县盘活利用9宗1123

亩存量用地,再加上周边新批准征收的2795

亩土地,供应给比亚迪一期项目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其中,在盘活利用存量用地的过程中,仅用80天就完成了土地收回合同谈判签约、收回批复办理、权属变更及土地挂牌出让等工作。

盘活土地存量挖潜能,保障土地要素促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截至去年底,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项目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约 50 万辆,年产值达 600

亿元。此外还带动了双杰电气、中创新航、佳通轮胎、鸿路钢构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落户发展。据测算,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二期、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

2000 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低于 3000 亿元。

记者了解到,2022年10月,安徽省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省。改革期内,先后出台35项配套政策,统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探索形成“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激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等节约集约用地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各市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台账、挂图作战,推动40项重点任务等落地见效。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不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力求用最少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全国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安徽经验、安徽做法。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