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河南商报》以《垃圾 毁了十多亩防护林》为题,报道了郑州市惠济区西北部的邙山一处渣土消纳场附近,渣土侵占掩埋了十几亩郑州市西北生态防护林一事。报道发出后,立刻引发热议。有市民留言称,渣土车天天都在倒,江山路都被碾压坏了。多少年了没有人管?有市民则对邙山生态园环境被破坏表示气愤,网友“不食人间烟火的我”称:去邙山的路都被碾压坏了,旅游路变成渣土路,坑坑洼洼谁还去玩?
回访
工作人员用防尘网
对渣土进行覆盖
16日上午10时许,河南商报记者在前往张定邦消纳场的路上,遇见了两辆空的渣土车向山下驶去,车头的标识牌上写着“一达民安”。
同时,几辆洒水车在邙岭大道上来回冲洗路面,路面上全是水迹。带有“森林公安”字样的红色车辆在邙山生态园内来回穿梭。
据古荥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将对西北生态防护林边界进行测量,如果渣土侵占林地属实,将依法进行查处。
而在侵占林地的渣土消纳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防尘网将裸露在外的渣土进行覆盖。而前几次来,这里的渣土大部分都裸露在外。当河南商报记者询问为什么之前不覆盖时,一名白姓工作人员称以前也盖,每天都盖。
古荥镇政府组宣科贾姓工作人员称,消纳场以及渣土侵占林地一事,区里正在研究,一切以区里的回复为准。
损失
估算被毁的林木有1000多棵
郑州市林业局西北防护林大队负责人说:“被侵占的林地面积约为13.5亩,按每亩110棵树计算,被毁的林木有1000多棵。”
该负责人还称,因为防护林大队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权,所以在看护林地时并不能对毁林现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我们看到毁林现象后,只能向公安、城管等部门举报,由他们进行处罚。”
但张定邦村村委一张姓委员则认为,渣土占压的还是村里的地。至于是谁让倒的渣土,该委员称这是政府行为。“村里有批文,俺村沟沟壑壑的地方都可以倒。”而当河南商报记者要求查看批文时,该委员称批文在区里,村里现在找不着。
专家
破坏林地的单位和个人 要依法赔偿损失、限期造林
针对渣土侵占防护林这一现象,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志林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破坏林地。所以防护林被毁,绝对是违规的。”
对于防护林被毁后产生的影响,马志林说:“西北生态防护林是郑州市西北方向重要的林带,不仅能够有效阻挡郑州市西北方向的风沙、有效涵养水源,对减轻邙山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防护林被破坏,这些功能没有了,环境质量就会下降。”
马志林称,根据相关条例,破坏林地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赔偿损失,限期植树造林。逾期不造林的,由相关部门组织造林,费用由破坏林地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追问
毁林现象层出不穷 为何没得到有效制止
2018年7月,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35批)》文件中,惠济区称2016年8月3日,惠济区在邙岭大道入口处设置围挡和限高杆,严防再出现倾倒建筑垃圾现象。而2018年7月,惠济区还称邙岭大道西、张定邦路北的一处建筑垃圾场已绿化,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坚决查堵建筑垃圾乱倒现象。对此,河南商报记者向惠济区政府提出四个疑问:
疑问一:为何在两次严防倾倒建筑垃圾后,邙山依然出现了建筑垃圾毁林的现象?
疑问二:为什么在两次严防倾倒建筑垃圾后,惠济区张定邦消纳场还是倾倒了大量建筑垃圾?该消纳场有没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疑问三:究竟是谁在往西北生态防护林倾倒渣土?监控渣土车的北斗卫星系统为何没起到作用?
疑问四:近年来,邙山生态园、西北生态防护林被毁坏的报道层出不穷,也有媒体向政府部门反馈了情况,但为何惠济区和古荥镇一直没有有效制止,反而使破坏范围进一步扩大?
11月16日21时,河南商报记者收到了惠济区相关部门发来的情况说明。该说明称,报道反映的“消纳场”,是2017年初惠济区按照上级部署,由张定邦村牵头,引入相关企业设置的。针对“侵占林地”,该说明称,11月16日上午,省林业部门已就“侵占”林地问题,安排专业机构和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待调查核实后对涉及林地区域栽植树木进行绿化。来源:河南商报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迁资讯,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平台吧!当您遇到拆迁问题时求助北京凯诺律师事务所我们会用我们的专业技能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凯诺拆迁律师维权热线:400-67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