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改革观察—— “一亩地”产值的三次跃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
一亩地的产值,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
谈起46年前,虽然时隔久远,但徐启英清晰地记得,一亩地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一年忙到头,却吃不饱肚子,徐启英和村民们于是干了一件大事。1978年9月15日,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决定将土地分到每一户农民手中。名为“借地种田”,实为“包产到户”,小井庄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
46年后,周胜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除去人工、肥料、管护等成本,一亩葡萄园最多可以赚两万多元钱。
从吃饱肚子到全面小康,再到增收致富,小井庄的一亩地见证了中国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亩产800斤粮食
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年过七旬的徐启英是“包产到户”的亲历者、参与者。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一年两季下来,一亩地一年收成还不到500斤粮食。”徐启英记得,特别是1978年夏天,一场大旱重创肥西,大多数生产队都是颗粒无收。
彼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农村改革的一股清泉正在涌动。1978年9月15日晚,小井庄人偷偷作了一个决定:率先打破“禁区”,实行“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次年粮食的大幅增产。“我们家种了10亩地,一亩地的粮食产量达到了800多斤,交完公粮,一家人也吃不完。”回想当年情形,徐启英依然很激动。
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一亩地”产值的变化,就是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井庄“包产到户”陆续得到安徽省委乃至中央的认可。
1980年5月31日,在同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谈话时,邓小平说,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这次谈话提出了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意味着邓小平对小井庄的摸索给予了充分肯定,让小井庄村民悬而未决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后,以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农村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他大力支持和推广肥西县“包产到户”和凤阳县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变革。万里同志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次艰辛和成功的探索。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启,农村改革从安徽发端。
亩均收入2000元
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与徐启英一样,经历过“包产到户”改革的卫功会,对土地有着一股特殊的情感。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卫功会遇到了一件难心事:60岁以后继续种地,身体明显吃不消,可是儿子也不愿意种,宁愿去外地打工,家里的14亩地怎么办?
11年前,卫功会完成了一次身份的转变,从“农民”变为“工人”。他将这14亩地流转给了村里种粮大户刘中跃,自己凭着多年的农事经验去刘中跃那儿打工,在田间地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卫功会没想到的是,虽然都是在地里忙活,一年下来却挣得更多了。土地流转之后,“土地租金”每年6000多元,他的工资一年也有两万多元。“一年稳定收入有3万多元,提前奔小康。”卫功会笑着说。
土地流转,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背后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深层次变革。“土地流转化零为整,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安徽省乡村产业经济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刘鹏凌说,土地流转将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土地流转最早由农民自发进行,缺乏相应制度和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三权分置’激活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刘鹏凌说,农民是“三权分置”的最大受益者,他们能够获得土地租金或其他形式的收益,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活水平。
让沉睡的土地忙起来。如今,刘中跃已经接收了80多户村民流转过来的土地,种粮面积超过1000亩,一年种地收入达到200万元,他因此成为小井庄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
小井庄的“一亩地”,迎来了第二次“升值”。
一亩地可净赚两万元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样的土地情结,不一样的发展定位。与卫功会明显不同的是,何道清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也不想去别人那里打工,而是想自己当老板。
2023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何道清返回家乡,租了20多亩土地,干起了葡萄种植。搭棚、修渠、铺管道、买种苗……一套流程算下来,前期投入将近100万元。尽管投入较大,他还是对自己的葡萄事业信心满满。
何道清的这份信心,源于周胜利的帮助与支持。2018年底,周胜利被小井庄“招商引资”,来到村里开展葡萄种植,将之前在江浙一带积累的葡萄园管理经验“搬”到了小井庄。
火红八月,走进小井庄静心园葡萄产业园,一串串圆鼓鼓的“阳光玫瑰”挂满了枝头。“行情好的时候,葡萄园亩均收入最高可达4万元。”周胜利说,看到葡萄园效益还不错,附近村民也都加入进来了。
“葡萄种植中,周胜利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还会指导我们如何开拓市场。”何道清说,虽然他的葡萄尚未上市,但是已经有好几份订单了,销路不是问题。
在周胜利的带动下,山南镇已有20户村民加入到葡萄种植中,从农民变成创业者。短短几年过去,葡萄园已经集中连片发展成300多亩,成为小井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一颗颗葡萄已然成为村民的“致富果”。一亩葡萄园,将给农民带来净利润两万元,小井庄的“一亩地”产值实现第三次跃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
“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时,要把‘带动农户增收’作为重要条件。”刘鹏凌分析认为,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在小井庄村党委书记郭超看来,村里依托静心园葡萄产业园,探索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我们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引导他们与农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郭超说。
在小井庄,随着“一亩地”效益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依托土地“闯市场”,走上“致富路”。2023年,小井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万元。
看着那些即将上市的葡萄,何道清充满了期待。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