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律师网—北京土地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标签:土地律师  北京土地律师
江西乐安县:探索“三联”工作机制激发“沉睡”土地活力
发布日期:2023-08-24点击率:98

  近年来,江西乐安县坚持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机制、政策引导、完善服务等措施,有效地破解了农村土地低效利用、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该县积极探索“村企联动、产业联结、服务联享”的土地流转机制,推动“沉睡”土地资源盘活变现、让权生利,把“沉睡资源”变成“黄金资产”,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村强民富环境美。

  推行村企联动模式,规模流转寸土生金。在公溪镇开展试点,创新“绿能模式”促进土地流转,依托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公司),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农户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村集体合作相互促进。

  实行整村资源流转。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灌溉便利的集中连片耕地。农户先将耕地集中流转至村委会(村合作社),再由村委会(村合作社)与绿能公司签订流转协议,整村流转给绿能公司。公司按照协议每年年初支付320元/亩的租金到农户,年底再按至少60元/亩的分红到农户。如地势较为平坦、集中的荷陂村、公溪村、莲塘村实行该模式,土地流转比例达到85%以上,外出务工人员的闲置土地通过集中流转的方式获取额外收入,同时有效解决了无人种地的问题,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底线。

  建立集中连片管理体系。绿能公司将流转来的土地统筹安排,按不低于300亩为一个片区分片进行管理,聘请种田能手组成“生产队”,一个“生产队长”或“生产队员”人均管理耕地不超过150亩,公司每年为生产队员提供福利和补助。其中包括管理工资、耕田工资、工伤保险等总计6万余元,加上产值奖励每人每年可收入8万元以上。

  创新托管服务生产模式。该体系主要针对种粮大户,以及偏远山区、地势高、坡度大、分布零散、无法集中连片的耕地。农户向绿能公司申请耕地托管并签订协议,公司为托管的耕地购买商业险,免费为签订合同的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统一提供农资和农机服务,农户严格按照绿能公司要求开展耕地、育秧苗、抛秧或直播、施肥、打预防农药等一系列工作,待作物成熟后,绿能公司按高于市场价10%左右的标准上门收购。如山地、沟壑占比多的丁垅村、陈家村、芜头村通过托管服务的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

  构建产业联结机制,规模种植富民兴农。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由镇党委牵头,整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蔬菜种植村党支部,成立产业党建共同体,通过“四个统一”,即统一调配生产要素、统一农业服务、统一农机指导、统一全链条管理,实现产业共进、难题共解。一是支部共建,变“小支部”为“大组织”。以公溪村为核心,选择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的公溪村、荷陂村党组织进行联建,构建功能型党组织,建立片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联合党组织牵头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确定重点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党组织引领产业、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联合体成立后,荷陂村党总支引进的特色种植企业生产繁育基地拓展到公溪村党总支,增强了双方村级发展动能。2022年,通过土地流转、征地补助、资产出租等多方途径,公溪村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相比支部共建前,集体经济规模大幅提高,公溪村入选全县唯一破百万元的行政村。

  资源整合,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发展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整合大规模连片土地,再由镇政府统一统筹开展“点对点”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对口企业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建立由村企出地出人、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收益的稳定增长。如荷陂村、公溪村在交界处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800亩土地用于建设蔬菜大棚,引进乐安县庆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动员本村以及周边群众加入蔬菜产业种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带动60余户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可达2万元。

  多元发展,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多点开花”的原则,坚持“产业兴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持续打造一批特色亮点产业。以大湾区市场需求为主导,主推“上海青”“阳雀湖辣椒”两个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筛选青皮冬瓜、葡萄柚、红美人沃柑等10余个其他品种,实施多品种规模化种植。通过“订单销售”模式,形成“阳雀湖辣椒”“上海青”“阳雀湖辣椒+青皮冬瓜”“葡萄柚+红美人”等高产高效组合套餐。同时引导农户利用冬闲田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目前已在7村落实种植面积2000余亩,并在荷陂村成功召开全市冬闲田利用现场会。

  创新服务联享方式,规模保障助力振兴。主动对接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技术人员直接到企(社、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保障模式,提高土地流转综合效益。建立土地流转工作机制。成立了全镇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组干部抓落实的土地流转产业推进机制。建立政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收集汇总问题和农户诉求加以解决,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到流转地块查看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寻求为农户增加收益的好方法、好途径,给足企业、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决心。

  实施产业人才回乡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回乡“三个一”工程即一次摸排查底数、一次走访密联系、一场恳谈话发展,首先由村组进行一次在外发展产业人才集中摸排,摸清底数后由镇主要领导带队走访驻温州党支部(在外人才较为集中),通过约见交谈、走访考察等方式,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交流。同时,在重要节假日召开座谈会,宣传推介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农业产业政策,号召在外农户积极参与家乡产业发展。2022年,共吸引外地农业企业1家、农业人才6名,菜农80余户回乡发展。

  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政府、企业、行业等培训资源,在农业龙头企业绿能公司、庆发公司建立技能实训基地,与镇“干部夜校”相结合,形成“课上学+基地练”的多样教学体系。同时,在镇域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技能竞赛,采取“组织推荐+随机抽取”的创新方式,推出奖品激励机制,使农户的参赛热情和培训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挖掘了一批农业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2023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余次,举办农业技能竞赛6次,培训、竞赛覆盖9700人次,覆盖面达120%,结成“师带徒”62对,培养“农业能手”技术员124人。(文/万建群 图/邹志国)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