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金灿灿的青稞麦穗,对于大多数农牧民群众来说,意味着丰收。可对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西卡学村缺乏劳动力的贡觉卓玛家来说,却是煎熬的。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格旦拉珍。“每到农忙时就得向亲戚朋友‘求援’,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连70多岁的老父亲也得上阵。”格旦拉珍说。她的丈夫早年去世,育有身患疾病的女儿,因家里没有男丁,每年农忙时只好向他人求助。
扎囊县是农业大县,为了改变传统农业弱、小、散,单打独斗、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该县提出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小农田变大农田、大农田上大机械、大机械解放大劳力、大劳力促进大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2015年5月,西卡学村措旦小组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成立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各种大型农机具为基础,对全村土地进行统一平整、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分配。
“我们承诺,村民如果把土地交由合作社耕种,每年每亩土地合作社将支付1000元租金。”合作社第一任理事长格列说。
经过3年多的探索,合作社从原来的一个村小组试点覆盖到全村,解放劳力400多人,增收效果明显。
“过去,最好的年份一亩地收入约610元。现在,群众不用种地,一亩地纯收入就有1000元,且务工时间得以增加,劳务收入人均增收7400多元。”格列告诉记者。
合作社集中了近2000亩耕地,积极推进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集中管理的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土地产出,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
作为扎囊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西卡学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土地流转、解放劳力、促进增收”的发展模式,为山南市乃至全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现在,我再也不用为家里没有劳力而犯愁了,旱涝保收。”格旦拉珍高兴地说。成立合作社后,她把自己家的10亩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就近寻求就业平台,实现增收。来源: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