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某地采访,一食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起件苦恼事。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这家企业想在当地流转些土地种植粮食、蔬菜等,可问了一圈,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每亩每年的费用都在1200元以上。这位负责人说,不管种粮还是种菜,效益都不高,这么高的流转费用,不敢流转。
在此后的进村采访中,当地一位年过六旬的村党支部书记说,村里接到上边的通知,要求成片大面积流转土地,每年每亩价格不能低于1200元。这位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农民说,农民都知道,种粮食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总算下来,是种两季挣一季——收的小麦卖出去,大约抵得上一年农资、农机等的投入费用;收的玉米卖出去,算是挣到的钱,还没算自家人的人工投入。“上边要求流转价格这么高,不是件好事。”
国家法律政策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某地为土地流转价格划最低价的做法,明显不合适。
近两年,小麦玉米价格走高,种粮挣一季的利润跟着走高,土地流转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土地流转价格越高越好。
这些年在农村采访时,记者一直关注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包括转包、租赁、入股)价格的变动,从开始的每年每亩不到400元,涨到600元,再涨到800元,2023年普遍超过了1000元。这一价格,是指成片大面积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并不包括农户间的零星流转土地。
从2022年粮价较大幅度上涨后,记者在与农民接触时,就有意识地问他们:如果因为要出去打工、做生意,或者因为岁数大种不了地,想把自家的几亩地转包给本村人耕种,一年一亩地是多少钱?在记者问到的地方,各地情况不同,农户间的土地流转价格有差异,最高的不到600元,大多在300元左右。水浇条件不好或交通不便的地块,200元都难转包出去。
为什么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与农户间零星流转土地,价格会差距这么大?与这两种流转模式不同有关。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者,会对流转过来的土地进行整治,用不着的沟路渠都变成耕地,实种面积增加会带来一部分收益;规模种植粮食,农资、农机等费用降低,省了钱便等于多挣了钱;国家对种粮大户的奖励政策,又多收了一块。这些都是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价格虽高,但经营者还有账可算的原因。农户之间的零星土地流转,地仍然是小块的,种植模式没有改变,价格高了没人肯要。
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种粮,可以说是三得利:经营者靠规模种粮,实现种粮收益大幅度提高;没时间种地和种不动地的农民,因流转价格高,从土地上多获得了收益;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可以提高土地流转价格,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过高的土地流转价格,会影响、阻碍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种粮,收益高低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年景好坏;粮食价格;生产投入;流转费用。年景并不是年年都好,粮食价格这些年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遇到不好的年景,或粮食价格走低,过高的流转费用,就成为压垮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种粮者的巨石。
流转来土地,规模种粮,本想着多挣些钱,最后反而赔了,这种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种不下去了,只好把地再还给农民;大面积成片流转土地种粮不挣钱,便没人愿再去流转。出现这种情况后,没时间种地和种不动地的农民,只能把地以低价格流转给本村人,上面提到的三得利便不复存在。
这两年的粮价走高,让有些人动了规模种粮的心思;有些地方也在推动土地流转价格走高,并觉得这是在保护农民的利益。其实,农民是否愿意流转土地,以怎样的方式流转土地,流转费用是多少,归根结底还是要由市场说了算——土地流转,双得利,便能正常流转下去;只有一方得利,只有出让经营权的农民得利,或者只有获得经营权的人得利,便难以为继。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孙成民
来源:大众日报